查看原文
其他

方方:林昭的光芒

阿斗的梦 阿斗跳墙 2023-07-22


题图来自网络。

作者:方方

照理,在中国的二月里,每一个日子都应该是喜气洋洋的。二月总是象征团圆象征幸福象征新春的来临。作为办刊人,我们总想让自己刊物最重要的文章能同人们的欢乐情绪融在一起。然而,发稿前夕,我们收到了林昭的妹妹彭令范女士寄来的稿件。1998年,我们曾籍北大校庆之时,独家发表了有关林昭经历的文章。从此,林昭的名字便带着她特别的光芒进入千千万万的人心。

远在美国的彭令范女士在第二篇文章中,再一次为我们详细地描述了林昭在狱中的种种惨烈经历。这是关于林昭的又一份沉甸甸的控诉。我们岂能因为民族的节日而放下林昭?因为有了林昭,我们才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希望——为了真理,不惧死亡;有了林昭,我们也才看到了人类最灿烂的光彩——为了自由,宁舍生命。

对于我们,林昭是一个永远的话题。

中国有一句老话,叫做“好死不如赖活着”;还有一句老话,叫做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。这样一类的老话,找出千条也很容易。它们的存在使无数软弱的心灵得到了安慰。面对林昭时,这些心灵也并非常常就会惭愧。这不错。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权利。有反抗的权利,也有沉默的权利;有勇敢的权利,也有胆怯的权利;有始终不肯放弃真理而宁死不屈的权利,也有暂且回避一时、徐图今后的权利;有拼命上书、驳斥谬误、阐明自己观点的权利,也有把自己思想深藏于心,人云亦云地附和几声的权利……

如此种种,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有限,千丝万缕的客观条件亦有异,任何一种选择都不能说错。但是要说的只是:你既作了选择,你就要默认一个事实。即:只有一种选择才能被人称为英雄。而人格的力量也只在一种选择中光彩夺目。比方林昭。还有张志新。还有遇罗克。还有……这样的人也实在有限,因为世界不是由英雄组成的。我们都崇拜英雄,但能成英雄的总是少数。

人们习惯用忘却来抚慰自己受过伤害的心灵。“好了伤疤忘了痛”也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老话。那些本该永远铭刻在心的东西竟被我们有意无意中地淡忘。许多的我们喜欢抿起嘴角风趣地谈论风花雪月的温馨,谈论时尚的冲击波,谈论蝇营狗苟的趣事使生活多么丰富,觉得它们对于我们人类是何等重要。然而静夜之时,总会有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,审视着这么容易忘却又这么容易满足的我们。她的眼睛清澈明亮,她的面孔依然流露着果敢和无畏。她仿佛在说:历史就这么过去了么?你们就这样轻易地原谅了□□原谅了灾难原谅了所有的一切以及你们自己?她的诘问令我们霍然而起。

她就是林昭——为了追求真理,为了争取自由,在监狱中惨烈反抗的林昭,是由母亲交上五分钱子弹费而被枪杀的林昭。

林昭在前,我们怎能不无数次无数次地反思。反思一段漫长的历史,反思一个时代劈头盖脑地传存下的观念;反思我们自己。偶尔的时候,也摊开自己的双手,思忖一下,自己的手上是否也留有林昭的血痕。

真的,这样的时候说林昭,会有人说我们不合时宜,可是不合时宜就不说了吗?我们还是得说。一直说到人人都记得这个名字,人人都知道她为何而死。

(1999年2月,刊登于《今日名流》第二期)

【作者简介】方方:原名汪芳,祖籍江西彭泽,生于江苏南京,现居武汉,中国当代女作家,代表作《水在时间之下》《万箭穿心》《风景》,长篇《是无等等》等。


(欢迎大家点击视频给文章留言)



聆听良知,坦鸣心声。我手写我心。
投稿邮箱:yimeiyuandi@163.com



   往期精选 :
默子:《大哉乾元》
陈守溢:刻在记忆里的几首摇滚歌曲
红珍: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(2)- 北京篇
红珍: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(1)- 武汉篇
萧瑞:我爷爷的管家是土匪
林世钰:春天就在孩子清澈的眼睛里
静子:我来武汉不看樱(2)
静子:我来武汉不看樱(1)
三年(13)邹健:重拾的话题
陇上风:《夜读》
朱斌:叫醒太阳
吟诗作赋:原来慈悲的力量是无穷的
红珍: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(1)- 武汉篇
朱斌:灯  是个罪过
侯川:《沙尘暴赋》
阿米尔:我追光而来,并愿成为光
邹健:春雨濛濛入江城
苍须:那些花儿那些人,都是无比美好的事
陇上风:风雨武汉行
风吹沙:与该相遇的人相遇
袁海:春风唤得梅郎归
从容楚卤:桃李满广州一一刁哥
清如许:幸运,我们都有体温
萧瑞:等你,严安
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活着
刘又生:人生最美的遇见
三年(12)格格:三年,都没有想通
三年(11)仔仔:回望这三年,有这样一群人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